EN
港澳精准一码
EN
您所在位置:融捷资讯 > 资讯详情
邹斌:警惕投资者的过度自信
2021-09-15

自信,也许大家都不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但却恰恰是对我们投资工作者影响极大、而且普遍存在的严重心理缺陷。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上、事业上还是在工作上都非常重要。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俗话说的是,有自信不一定会赢,没自信一定会输。

不过,我们投资者通常都忽略了前一句,有自信不一定会赢,或者我们可以简略地概括,我们自信肯定赢。这在行为金融学里面,有个说法,叫过度自信。大家都知道,过犹不及,过度了,肯定就不会是好事。

自信这种优秀的品质在投资者身上,通常都会有过度的表现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对准备入市的投资者进行未来盈利预测的调查,我估计100%会认为自己以后一定会赚钱。当然了,如果预计自己会亏钱,谁还会入市呢?但股市的实际情况,却永远都是811赢。而投资者永远都会自信地认为自己是赢的1。这就是最显而易见的过度自信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当被问到自己的驾驶技术在所有司机中的排行中时,大家都会把自己定位在前1/3的,部分老司机甚至认为是前10%的,这显然也是自信,但在缺乏衡量标准的时候,我们认为这就属于过度自信了。我们把过高估计对事件判断的准确性的现象被称为过度自信。

其实,如果我们不是专业出身,绝不会进入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领域,比如牙医、律师、会计师等,但我们却会毫无犹豫地投入巨资进入这个对人的整体素质实际要求更高,同时风险更巨大的股票领域,这难道不是明显的过度自信了。证券投资的进入门槛低,也许导致大家过度自信的原因,但在投资的过程中,当遇到重重障碍时,大家却依然坚韧不拔,这就跟每个人的自信基因有关了。这是我们在以往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但却成为了投资的最大障碍。

如果投资者是缺乏自信的,首先它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其次,在亏损后,他会迅速撤离,离开这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这个时候,恐惧会战胜贪婪。

然而,我们按照这个逻辑去推理,有余钱投资股票的人,除了职业投资者外,基本都是在自身领域发展还算不错的,不然,它是不会有太多的余钱的。那么,在自身领域发展不错,那他大概率应该会是自信的人。当他来到证券市场上,自信并不会像在其自身领域中那样,给他带来金钱地位荣誉,而更多时候,反而是导致其亏损的主要因素。

举个例子,某位做实业非常成功的企业家,生意上轨道后,手头也有非常宽裕的资金,有钱有闲,看到市场不错,就想炒炒股票。当然,他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看了相关的书和资料,也请教了一些专业人士。但当他刚亲自入场时,便遇到了亏损。这位成功的企业家是不服输的,这股劲在过往的实业生涯里,屡次创造奇迹。因此,他对此充满自信,相信一定会赚回来的。同时,他的自信也让他不轻易认错,不愿意把股票卖了,因为卖了对于他而言,就意味着这次投资是失败的。然而,市场是冷酷无情的,这位成功的企业家,最终都未能自信到底,只能认输离场。与失败相比,成功经历更能使人们产生过度自信等自我偏差,进而进一步激起获得成功的欲望。这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在投资过程中,被过度自信所累的主要原因了。

另一方面,研究也表明,信息量的增加也是投资者过度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令大家瞬间就能知道世界各地发生的、自己关心的、无论大小的任何重要事件。同时,大家也能通过互联网,学习和了解各种资讯,能获得各类专家的权威分析,令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无限的扩充。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时代,令大家更迅捷地获知事情的发展,也能更快地做出决定,对自己能做出准确判断的自信心也迅速提升。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更快地做出决定,就能更准确,通常情况下,反而因为过度自信,缺乏深思熟虑而提高了错误率。美国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让10名基金经理根据10家上市公司的资讯来预计股票的涨跌,每家公司都提供50条信息,他们相应地随机获得不同数量的信息,接着预计相关公司随后的市场表现。实际上,基金经理们看对的准确性并没有随获得信息的数量增加而提高。

实际上,在我们的职业投资者中,尤其机构的基金经理们,过度自信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基金经理们,普遍都是高学历,这让他们认为自己会比普通投资者更聪明,甚至比公司的管理层更聪明,更懂公司。在机构的平台上,他们固然能掌握到更多的资讯,包括行业政策及上市公司的更多的未公开信息,在信息上,他们的确是比普通投资者更有优势,但这除了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演变成过度自信外,实际上完全不能为他们带来超额收益,通常甚至只能带来超额亏损。至于对上市公司的过度自信,更是荒唐可笑。我曾经无数次在上市公司的调研过程中,遇到基金经理们就公司发展和财务安排给上市公司出谋策划,他们会认为,自己比公司管理层更理解行业,更理解企业,其实,这只是源于他们对股价的把握更强,而对股价的把握更多也只是源于对内幕的把握,而并不是对市场和股价的理解。因此,这种过度自信,是非常可怕的,缺乏足够的谦卑和谨慎,那就很容易中招,而且过度自信也让其无法及时止损,而导致烂尾。所以在绝大部分的基金净值表现上,也并没显现出太多的过人之处,通常,也只是一个大散户而已。

投资者为什么会产生过度自信呢?近年来,心理学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都表明,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首先,认知偏差导致投资者容易产生过度自信。一般说来,人们并不能准确评估自身能力,也缺乏能力去理解自己的不胜任的事。投资者习惯于把偶然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操作的技巧,将失败的投资操作归于外界无法控制因素。因此,在投资决策时,投资者会更倾向于高估自己已经掌握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不支持自己理念的资讯。其次,动机偏差也会导致过度自信的产生。人们表现为自信,可从心理上为自己提供好处,例如过度自信可增强人们的自尊心,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表明,人们在面临困难任务时会自然表现出过度自信的特征,而且面对的困难越大,就越容易产生过度自信,这就叫“难度效应”,而预测金融市场未来的走势,无疑是一项极度困难的事情,而通常,投资者还需要在短期内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投资者的行为就会自然产生过度自信了。

显然,过度自信是一种投资者普遍存在、非常有害的心理缺陷,它会带来哪些坏影响呢?第一,过度交易。当投资者对自己充满自信的时候,他通常就会认为自己每一笔交易都能够赚钱,或者说,下一笔交易总能赚钱。因此,就会形成过度交易了。而大家都知道,过高的换手率,除了导致高额的交易费用,并不会带来其他更多的收益。第二,不实际的期待收益率。我曾经做过一个面对普通投资者的调查,内容是他们的预期收益率,结果令我非常震惊!他们最低的30%,最高的60%!要知道,巴菲特才20%几的收益,而他们根本没有太多专业的素养,却期待着完全不切合实际的收益率,这完全源自于他们过度自信的心理。而这也会导致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为实现目标而去追求短期高收益,频繁追涨和追逐热点,更容易导致他们超额的亏损。第三,低估风险。投资者对于掌握的信息的判断过度自信时,他们就会忽略金融市场本身的风险以及瞬息万变的资产价格所带来的风险。而在股票需要做出正确处理时,由于过度自信,而无法自行止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基金经理持有的股票产生巨额亏损,以及成功的企业家不肯卖掉手中已经不行的股票。

面对过度自信这种心理缺陷,我们应该如何去克服呢?首先,我们对证券市场,要时刻保持足够的谦虚谨慎,尤其在研究上,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般的小心细致,这点怎么严格要求都不会过分。因为投资就如同战争,稍有不慎便会招致全军覆没的败局。所以,我们要从内心上去尊重市场,恐惧市场,对于变幻莫测的证券市场,我们实在没有半分自信的底气,更别说过度自信了。其次,在应对上,我们必须做好安全措施来规避我们的过度自信。我们完全不会知道自己是否适度自信还是过度自信的。最大的过度自信,无疑是完全没有止损计划,或者完全不执行止损计划。这是对自己投资最明显的过度自信了。因为你会坚信自己一定会赚钱的。而这种坚信,在需要止损而不止损时,最后,都只会带来巨大的亏损。第三,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收益率。固然,由于中国市场的不成熟,我们的波动性比别的市场更大,从而也带来了更大的收益。但过高的期望收益率,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会诱惑你行差踏错,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版权所有:港澳精准一码
粤ICP备11021262号-3